写书血泪史:一年之后,你终于要把书,写出来了吗?

“冲叔,你的书,写得怎么样了

“期待拜读哇,预定一本签名版”

“仁冲教练的书啥时候出?俺预定个签名版”

“期待期待!出版了以后搞个团购,我多买几本送人”

“赶紧的!不会太贵的话,我先预订5本”

“哈哈 书店预定~~”

……

“日常例行催更:赶紧写完出版吧🤣”

看,多方施压催稿ing……根据进度,在2022-07-02日之前,我大概终于能够把《健康××》这本书的……丑陋初稿,给写出来了。✌🏻

摸黑上路

刚转型涉足写书这个全新领域时,摸瞎半年20220128,我写下了关于写书的血泪感悟,一篇千字文笔记。开头第一句话就是:

写书?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了🤦🏻‍♂️。

翻看聊天记录,那是202173日,信息分析9期结业典礼。听闻「从写书到放弃」的典型负面案例,我找阳志平老师请缨出战,想把那本书给继续写完了。阳老师一番策划之后,716日和编辑敲定了××系列的丛书。健康这个话题的探索和写作任务,就交到了我的手上。

随后,我和Trista、林向东,就开启了写书的摸黑旅途一路踩坑……

掉坑一部曲:完美大纲

一顿操作猛如虎!当天我就建了一个写作灌水围观群,集合(围观)群众的力量,罗列了数十个健康话题,一份大纲火速出炉。随后一个月,兴奋地畅想着这本书出版之后,各个章节完美的结构和知识呈现。每次有了一个新点子,立刻沾沾自喜地修订上去~

漂亮的大纲出来之后,交给阳老师,等待指示!

阳老师看下新大纲,还有哪里需要调整的?

然后?没有然后……光在群里灌水灌了一堆,一章都没写🤷🏻‍♂️

不存在完美大纲,后面必然是要调整的

这是前中信主编,北燕老师,在「创作你的第一本书」课程内测直播中,所给出的一个编辑习以为常的常识(新手作者却未必知道。而我早已经在去年刚开始写书的时候,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掉坑二部曲:卡片写作大法

写作,竟然在微信群里可以被直播表演?!

你看那创立认知写作学,用认知科学讲透写作原理的阳老师。他偶尔在一些开智课程群里,即兴灌水,表演写作。一张又一张卡片,一蹴而就。不过个把小时,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轻轻松松就在公众号发出来了。

写书,不过就是写一堆卡片,然后远距离联想,卡片拼接,成文成书嘛~😎所以,乐观主义,重新泛滥……

这,应该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吧?

毕竟,我也曾经认真学习过「认知写作学「快写慢改「卡片大法」这些课程,也接受过《卡片笔记写作法》作为写书创作的理念。自认为认知水平,也还是可以滴~

照猫画虎,我也能行!一天三张卡片,不出几个月,这本书就能写出来了。

然而……并不是!!!

在我的健康写书灌水群里,一顿操作猛如虎之后,写不出来……怎么办?🤔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瞎写几张卡片。

不得其门而入自然执行瘫痪。写书的进度,就被搁置了。

每每被阳老师拷问“进度如何”答曰“我又写了3张卡片~”

直到2021年十一月末,狗霸成为了我们丛书小组的“职业催稿人”。她转述阳老师的批评

卡片=/=文章

卡片不等于文章,卡片到文章还差十万八千里- -

🤦🏻‍♀️说不要执着于写卡片,把样章写出来才是关键

半年已经过去了,书稿依然纹丝不动,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也是在那时,我才意识到,我需要交出的是书稿每一个章节的Markdown稿件。所以写书,就是每天,让某一个章节的.md文档,字数增加1000字。

又几个月后,在「创作你的第一本书」内测群,向北燕老师印证:

我:作者最终交付给编辑的,应该是什么?每一章的Markdown文件?

北燕:每一章的Word Doc文件,方便出版社三审三校。

如果当初早知道……

掉坑三部曲:错误的快写模式

随后看到阳老师用一个新鲜的方法写作:语音讲课整理书稿。分分钟几万字就出来了!

依样画葫芦,咱也试试!20218月末,根据42张手写卡片,连续一周,每天晚上内测线上会议,讲话2个小时,十几万字的语音转录稿一蹴而就~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当初那些直播灌水转录稿呢?90%都被扔在一边,没有被用上

大半年后,深知所谓语音写作害处的我,有一次在某个群里,正好蹦出来语音写作话题。触景生痛,吐槽火力全开!采访谢鹏(为阳老师整理语音稿最多的同学

我:语写一时爽,改稿几倍惨。关于整理语音稿,你可以现身说法一下[旺柴]

谢鹏:哈哈,5-6倍的时间

语音讲解转录的文字稿,适合你在正儿八经写作的时候,提醒自己,激发灵感。真正从转录稿变成书稿,还需要经过真正的丑陋初稿,大刀阔斧组块调整的二稿,大量信息分析后对细节的修订,文字的润色慢改,很多倍的工程量

当然,快写时我还踩了另一个巨坑,一边查资料、一边信息分析每一个细节点,一个小章节写一两周。这已经不是利用自己已知、已理解的信息来快写。而是类似硕士博士,憋论文一样,难产,也容易憋出内伤

正确的写书方式,不如直接快写

掉坑四部曲:催稿战争

一旦和作者签约之后,每一个编辑最头疼的催稿问题,就诞生了:

催稿战争

不拖稿的作者有吗?

有!像史蒂芬・金,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写满2000字;或者有其他作家规定自己要每天写出10001500字;又或者有些作家的输出目标是每天3000字。重要的是每天,让写作成为一个上瘾的习惯,一年365天,没有一天停止,没有一个假期需要或值得停止。高产的作家,只是每天写作,保持惯性,不去打破。

但这样的作者,凤毛麟角99%的新手作者,可能连初稿都无法交出,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丛书的几个人,包括我,同样遇到了初稿难产的问题。背后有追求品质、追求信息碾压、追求文字美感的阳老板虎视眈眈,眼前有一个幻想出来的,完美交稿的自己。夹在中间的,是无所适从,感觉挑战无法实现的真实自己。毕竟,写书确实是一件太困难的事了!

我在2022年春节前后,刷了60多本书,关于编辑、写作、文学,探寻写书的建议。意外总结出写书的一个重要模因──丑陋初稿!这也成为了我在写书的艰难旅程中,降低写书心理压力的关键转折点之一。

丑陋初稿meme

卸除心理压力之后,每天让自己要交付的.md文档增加1000字,交出丑陋初稿。46天,我的稿件进度从35.7%,刷到83%,交稿有望!

掉坑……不掉了!

出版一本书,成为作者,其实是一个系统的训练。不简单!回顾过去这一年,我竟然梳理搭建了从卡片到写作成书的全套工具流水线,解决了写书专注并创造心流的方法,敲定了从信息获取到快写慢改的全套工作流SOP,稳固了能够让我挑战高难度任务的心理资本。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你想要像我一样,一个人探索,淌出一条血路?难!

畅销书作家门槛很高

多数新手作者,书写的会是一部部相似的血泪史。从雄心壮志,到踩坑放弃。

写书,成为创作者,更是一段自我成长的旅程

写《健康××》这本书,我自己是最大的获益者。睡眠、运动、饮食、刷牙、护发……小投入,大收益!在各种买买买的支持下,不断改造我所居住、工作的环境。各种能够带来健康的行为,被轻松有效激活。行为改变,在环境得到改造之后,自然而然变得丝滑。而围观我写书的圈友们,也在一次次问答中,越发期待看到正式出版后的这本书。他们已经发现,一个又一个科学但反常识的健康技巧,能给他们、以及他们所在乎的亲友,带去的健康福音。

甚至,我为了解决写稿拖延的问题,花了两个月时间研究行动科学、时间管理、OKR、心流……和叶潇潇、涤生一起在喜马拉雅,每天中午12点直播近1个小时的「死磕拖延症🐌」话题。期间,我养成了每天早上5点,日出而作的习惯。一个完美清晰的起床仪式,HIIT晨练之后,8点左右交出1000字的初稿。轻松无压力的一天,从创作开始《死磕拖延症》这本书,计划⛳️在「创作你的第一本书」7~9月正式开课期间,写出丑陋初稿,为这段时间的探索交出一份闭环答卷

而我已经掌握的这套写作创作的工作流SOP,结合@Alex将提供的写作的生产力工具和协作创作的方法论,也计划⛳️写成一本《创作××闭环交付

我也模模糊糊看到了一个未来的影子,仰头看着一堆书作的自己。这些书,会分布在人生资本七个维度的不同话题,解决人生各个阶段、各个维度的一些普遍的卡点和痛点,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品味。想想都令人感到兴奋!

寄语

建议也像我一样,成为一个创作者

找一个对你人生有意义的话题,写出你的第一本书。无论最终是否能出版,你一定也会像我一样,为此终生获益。

Changlog:

  • 2022-06-18 Saturday 11:39:29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