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的奥义,不只是扔东西。
断舍离,就是扔东西。
断舍离,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日式收纳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因。断舍离的提出者,即是本书作者山下英子。
时间・舍弃
从时间的角度看,不同的物品能够陪伴我们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
有的,不过短短几天,比如食物;有的,二三月,一季而已,如夏日防蚊的药水;也有些可以三年五载,数十年传世。
物品的价值,随着时间流逝,巨变。
曾经有用,转眼成了现在的废物。未来?或许有用。但多数情况下,未必。
舍不得的,总是过去;
舍不得的,总会过去。
过去的回忆,过去的付出,过去的情绪。这些都是沉没成本
,或者因为禀赋效应而被夸大
了价值。
但其实,它们已经沦为废物,在未来依然大概率会继续是废物。
那些“不聪明”的家人,总会埋怨你,吐槽当初的“错误”付出。没必要!这反而会给物件的主人,增加沉没成本的心理价值,让你更舍不得扔掉。
至于家人说,这是在劝诫你,不要乱买东西?抱歉,没有任何意义。
更重要的是,停止抱怨,开始清理!
空间的新陈代谢
空间的新陈代谢,首先需要清理,断舍离那些现在和未来的无用之物
。
很多低频使用的物品,容易被忘记。塞在某个看不见的角落,尘封数年。
它们或者已不再被需要,或者承载了过去不愉快的情绪记忆。触物生情绪,只是乱了心。
不如弃之,腾出空间,让空间得以新陈代谢。
如果你去看逯薇的《小家,越住越大》一书,你可能会被敲醒──空间非常昂贵。
就像2022年魔都的房产,一平米的房子,动辄数万、上十万。杂物,挤占的不仅仅是一个利用率降低的空间,更是你手头的巨额财富。
一出一进,吐纳之间,新陈代谢。
请出去,获得了空间,才能容纳新的事物──那些对于你当下来说,更重要的事物。
当你的空间经过清理,不再有挤占注意力
的无用之物,你便能够获取“新生”。
舍不得过去,你就得不到当下。
而你,总该要活在当下,迎接下一个未来。
如何断舍离
在必要的时刻,能获得必要的东西。
这是断舍离收纳整理最终需要达成的目的,也是让你的生活变得惬意的必要一步。
全局分类
清理,首先最重要的动作,是摊开。
将所有同一个大类的东西,比如书籍、衣物、餐厨用品、卫生间物品、办公用品,全部呈现在你的眼前。此时,你才能够根据物品的属性,去做最重要的工作──分类。
通过变量思维,二八定律,我们日常用得最多的物品,通常只会占到10%左右。其余的90%,则已经被忘记,可能很久都没有被重新激活使用过。
时空情境
可用之物,通常可以从时间尺度和空间情境两个主要维度来重新分类。
少部分是涉及与他人交互的,另作打算。
从空间角度分类整理,是最符合人类知觉习惯的,还可以设置One Touch一键取用的原则。
当你来到卫生间洗脸盆之前,你会希望所有洗漱用品都在触手可及之处;当你在车库,所有的汽车用品也应该陈列在随手可取用的位置。
空间,有关上门就看不见的空间,通常可以填7分满,留出物品进出的通道;有看得见的空间,比如玻璃橱柜,塞5分满,显得更美观;还有大片留白的展示空间,比如一整面墙上的一幅画,所有的留白都是为了衬托出它的不凡与价值。
时间频次
时间的分类,可以有日周月的高频,3/6/12个月的中频,以及3/6/12/24年的低频。
比如,衣物的春夏秋冬季节轮替,就是12个月一年的周期,决定了你按季度整理的必要性。
越是高频日用的,就越需要放在触手可及,看得见的空间;而那些低频使用的,就可以放在看不见的空间。
留白
杂物,挤占我们有限的大脑认知资源。当空间得以留出空白,你的认知负荷就会大幅下降。
秩序和整洁,能够保护你专注力。思维顺心流而下,行动便更易随行。
断舍离,能给你留出更多的发挥空间。
- 豆瓣:《断舍离》(2019 年新版) 2019
日
山下英子 #4★杰作 - 此文的豆瓣书评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704783/
- 此文的冲叔博客链接:https://blog.lirenchong.com/posts/breakaway/
一些冲叔提供的社群服务:
-
示范创作:千书改命:用习惯,造就力量
-
解决读书慢:极简认知速读课:7天3倍你的阅读速度!随到随学
-
解决拖延:心流桃花源深处:作品,从创造心流开始
-
解决熬夜:晚上熬夜,早上赖床?早起,一周搞定!
-
好吃并健康:吃货!妄想无痛减脂?你需要的健康美食享受之道
Changlog
- 2022-06-05 Sunday 23:48:09 初稿
- 2022-10-12 Wednesday 17:22:48 重写书评
- 2022-10-12 Wednesday 17:32:08 终稿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