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习惯:一分钟改变人生》整理造就抢跑优势

一条起跑线,两个人。

发令枪响,同时开始做事。

🐰兔子闪电般……开始翻箱倒柜,探寻任务需要的各种工具、素材。一顿整理后,看那乌龟🐢,已经跑出老远了。

如果你事先曾经有效整理过,将所有任务需要的物品统一收纳,你就拥有了先发优势。开启任务的时候,这些工具瞬间就位,随手取用。你的执行,将变得无比丝滑,倍增任务效率。

即便你在能力上不一定比得上那些聪明人,但只要勤于整理,你同样有机会把握先发胜势

整理整顿

但凡日系整理术,核心都是收纳。将物件摆放得井井有条,在需要时,可以随时取用。

第一次知道「整理整顿」这个概念,听说「5S管理法」,就是因为在2015-09-26 Saturday看过这本书。也曾经将5S管理法,植入到极燃汽车火花塞的安装步骤中。

5S标准是什么?其实是日文里,这5个标准的罗马拼音首字母。

结合我对行动科学的理解,将5S管理法重新描述一下:

  • 整理 Seiri:区分有用和无用之物,保留必要的,抛弃无用的;
  • 整顿 Seiton:将物品根据使用情境,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示,随手取用;
  • 清扫 Seiso:空间收纳清场后,更方便清除灰尘脏污;
  • 清洁 Seiketsu:保持空间的整洁,维持干净和秩序的状态;
  • 素养 Skitsuke:让任务参与者都能够养成以上的整理整顿习惯。

如果你能实现这套5S标准,就能像前文所提及的🐢乌龟那样,立刻抢跑,铸就优势。

保留箱

整理,从精简物品开始。只留下必需品,舍弃无关的。

作者小松易从一次出国旅行开始,发现极少的行李,却带来了无比的精彩。旅行中,你无法带太多东西,都是必须要用得上的。而回到家中,再审视堆满的无用之物,他开始了物品的取舍之道

每个房间的收纳空间,总是极其有限的。被塞满的空间,也容纳不下新的物件,和新的生活品味。

归根到底,收纳的关键是重塑空间

想要优化出更好的活动空间,就必须舍弃无用之物,腾出空间。

扔!扔!!扔!!!

很多买了很久、却也很久没有被用上的东西,你就需要扔掉它!

舍弃,其实很难。舍不得,是很多人过不去的决策难关。

2022年重看这本书,发现书中最有价值的,是保留箱

保留箱,为你提供了一个整理时的缓冲。它就像现实世界里,电脑上的回收站一样。万一整理完之后,你觉得还能用上它,就把它从回收站拉回来。

最小整理行动

一分钟整理,这本书的书名也很好,是一个无压力整理的方式。

你曾经想要花半天时间好好整理一下?你就会把整理这件事,拖延到周末、假期。在忙碌的假日,又会把整理这件事,再拖延到下一个假日。日复一日……

不对的!

你需要压缩第一次启动整理时的工作量。只有足够简单省力的整理工作量,才能够启动你的整理任务。

最小整理,需要从最简单的开始,从眼前开始

每次一分钟,整理一个小角落,三件物品。一天天形成习惯之后,空间或许就变得整洁有序了。

更复杂有效的整理,你可以从一个你每天必须重复完成的任务情境开始。只保留必要的,清理掉所有无关的东西。聚焦于这个你必须频繁完成的任务,将它优化得更丝滑,取得一个小小的成就。

第二天,你会发现,经过整理之后,你就像🐢乌龟先生一样,可以在发令枪响之后,立刻出发!节省时间,效率提升,肉眼可见。你的心情,也会变得更愉悦。

有点开始爱上整理?

经过整理的空间情境,也会变得容易整理

第一次可能耗时半小时,清理出一块区域;以后再整理,任务结束后,归位所有的物品,可能只需要1分钟。

当你习惯了整理,整理就变得简单

小结

整理,只是你应该养成的,一个小小的日常习惯。

整理之后,会更容易促成你所期待的行动

你的空间和环境将变得更有序,你可以随手拿到工作所需要的物品。行动,也会变得丝滑顺畅

毕竟,环境整理的根本诉求,在于改变你的行为

参考资料



一些冲叔提供的社群服务:

Changelog

  • 2022-06-18 Saturday 仅362字的卡片级草稿
  • 2022-10-11 Tuesday 17:52:14 重写书评
  • 2022-10-11 Tuesday 18:03:30 校对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