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冲冲!苟住羊群冲击波的一线希望……

沦陷……

在北京和武汉等冲击波高峰地区,通常得到的好友信息都是,办公室里全军覆没。

偶尔有一两个尚且苟住的朋友,差不多都是月初听了我的建议之后,做好了三件事:

  1. 外出一定要戴N95口罩,室内密闭有人场所一定不能脱下来;
  2. 购置鼻冲洗器生理盐水,至少每日冲洗鼻腔两次
  3. 如果还可以打疫苗(当时第4针方案尚未公布),立刻去施打!

无症状?可能是小概率幸运儿

一波高峰,十来天下来……

羊群中苟住

我身边很多还没阳过的朋友。其中一部分是心大的,依然我行我素、活蹦乱跳,社交、聚餐到处转悠;也有很多正深陷同事羊群重围,备感焦虑;也或许有一些少数的是无症状,在焦虑和期盼中等待着抗原的宣判。

有几个还在苟住的朋友:

12月8日在北京打完第三针加强针的小黑教练,是他办公室里屈指可数,还没有任何症状的幸存者。绝大部分其他人,都是在发烧之后再测抗原,才确认阳了。

<焦虑🦆鸭子视频>

小黑,👆🏻:“是我现在的状态……”

武汉的小薇,办公室13人,9人发烧、咳嗽,仅剩4人暂时没事,开始居家办公,每日乖乖鼻冲洗。当然,她还做好了免疫力强化的措施,每天5:00在我的早起社群打卡,按吃货群的指导强化营养免疫。

还有柠檬同学,全家都阳了,留了他一个天天冲洗鼻子的鼻炎患者,给全家做饭。

幸存的洗鼻者

经过最近这几天的小样本统计,他们究竟是远低于33%的无症状感染者?还是真正没有中招的幸存者?无法求证。

面对“为什么感觉身边的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少”这个热点话题,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之前的核酸检测规模大、频次密,无症状的人自己都不知道已感染时就被发现了。有的感染者处于感染初期,排毒量很少,核酸检测因为更灵敏,可以把他们测出来,这部分人可能并不是无症状,只是症状还未表现出来就被发现了,统计时他们也被算作无症状感染者。

所以合理推测,当初上海那么多无症状统计数字,实际上很多会在送进方舱之后,经历了一些我们不太知道的症状。🤔都是过程……

鉴于当前所获得的信息,基本全部指向同一个情况:中招之后,发烧两三天,躺床上下不了地,啥都干不了。

🤔能不中招,还是要尽量苟住!尤其是为了家中的老人、孕妇、婴幼儿考量。

但毕竟我在过去三年也密切关注过COVID-19新冠病毒的各种相关信息,也在写《健康××》一书时查阅过的上万篇医学健康文献。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最终构建出一套关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最小全局认识。借助逻辑推演,我就总结出一些比较可行的做法,和一些朋友通过实践来尝试交叉验证。

以下,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防护建议

生理盐水鼻冲洗

今天,我正式在自己的社群和开智的信息分析课程群里,推荐所有同学、朋友购置生理盐水和洗鼻器,立刻用起来。

每天冲洗至少两次

  • 每天至少早晚各使用一次;
  • 若办公室/外出上班,中午加一次;
  • 若是较长时间外出后刚回来,可及时冲洗。

为什么你需要鼻冲洗?

对尚且阴性者:理论上会有一点呼吸道防护作用。配合N95口罩,可以降低鼻腔吸入的呼吸道细菌病毒量,让免疫系统在初期应对较少的细菌病毒。

对已经阳性者:实证可加速症状缓解。国外老年人群实验发现,每天鼻冲洗两次,可以降低重症住院概率(未使用者住院率高8倍,1.27% vs 10.6%),并可加速症状缓解。很多鼻炎患者都有同样的体会,鼻冲洗后就会舒适很多。

若你家中没有全阳:已阳性者(戴口罩)使用,可以减少呼出病毒量,降低其他家人感染风险;尚阴性者(戴口罩)使用,可以减少吸入病毒量,降低感染风险

一些鼻冲洗时的注意事项:

🌡温度:冲洗时,生理盐水不要超过37℃(体温)。冬季须加热(如放暖气片附近),防止温度过低刺激鼻黏膜。

冲洗技巧:张口用嘴呼吸一两次后,用鼻冲洗壶堵住一侧鼻孔,侧头开始冲洗。待生理盐水从另一侧鼻孔流出,即可停止。

若因为快递瘫痪等问题,暂时购置不到生理盐水或盐包,可以购买无碘盐,称重4.5克后,加入500ml纯净水中自制,临时救急。

为什么鼻冲洗有效?

感冒流感肺炎病症分析图3.0

鼻冲洗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所有呼吸道细菌病毒,吸入之后优先聚集在鼻腔。

降低吸入病毒数量

在鼻冲洗之前一道防线是N95口罩。这两者都可以降低呼吸道吸入的病毒量,给免疫系统更多反应的时间。

康锋教练:昨天钟南山院士的讲座,里面提到一个关键词叫低密度的载量病毒感染。靠这种方式在尽量低症状条件下激发人体产生抗体。

我说:戴口罩,然后鼻冲洗。

这其实就吻合我给甜甜所在的瑜伽馆的建议。购置紫外线空气消毒机(今天已经到货用上了),循环消杀瑜伽普拉提教室的空气,降低习练者呼出空气中的病毒载毒量,降低会员感染风险。

鼻冲洗则是对已经吸入鼻腔的细菌病毒,再一次消杀。毕竟N95口罩的防护率,并不是100%。还是会有少量细菌病毒杀入鼻腔的。

接触少量病毒,还没大批量复制之前,免疫系统就行动了。这中间的差异,就好比是刚出现小火苗🔥就立刻扑灭,还是等房子着了一半再扑火。初始吸入的病毒数量,决定了病毒在体内的增殖速度,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反应的速度。

新风口罩

当然,更重要的是外出时一直要佩戴的口罩。

但很可惜,很多人戴错了并没有防护能力的错误口罩,并不能防住微小的病毒和气溶胶,防不住。

一开始,我和很多人说,“你的口罩防不住!”

他们疑惑,“为什么?”

解释多了之后,我觉得应该把口罩的国家标准整理一个表格,让参数说话。所以就搜集了所有常用口罩的标准文件,选择我们应该关注的参数,做了这个表格:

😷口罩选择标准 棉纱/布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N95颗粒防护口罩 KN95颗粒防护口罩(无呼气阀) 某N95/KN95新风口罩 警惕韩版KF94
标准 🇨🇳YY 0469- 2011 🇨🇳GB19083-2010 🇺🇸NIOSH-42CFR84 🇨🇳GB2626-2019 同N95/KN95标准 🇰🇷KMOEL – 2017-64
==细菌过滤==效率 N/A ≥95% ≥95% ≥95% ≥95% ≥95% ≥94%
防飞沫传播 应该可以
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性能 N/A ≥30% ≥95% ≥95% ≥95% ≥95% ≥94%
防气溶胶传播
奥密克戎防护力
85L/min呼吸阻力 N/A ≤49 Pa ≤343 Pa ≤343 Pa ≤210 Pa 吸气<100 Pa;呼气<70 Pa ≤300帕

──2022-12-17 根据口罩行业及国家标准制作1.0版 By.李仁冲

结论很清楚,目前最多人佩戴的蓝色「医用外科口罩」不具备防护病毒和气溶胶传染的能力,只能防护细菌。虽然你和我都看不见细菌病毒,把它们统一称为微生物,但细菌的大小通常是病毒的1000倍

常见口罩与防护能力对比

看到上图这些常见口罩的照片,你或许会顿然醒悟,自己之前的口罩真的买错了。

口罩购买时的三个巨坑

其一:你必须佩戴包装上明确标注GB19083-2010、GB2626-2019或NIOSH-42CFR84生产标准的口罩。很多良心不会痛的无良商家,会用「××级」来忽悠你。而实际上,你只能够通过产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标准,来确认口罩真正的防护能力。

其二:你会看到一些普通的医用口罩商品上标注「细菌过滤率95%」,通常就是普通的医用防护口罩,病毒和飞沫的过滤能力只有30%以上,没有实际防护意义。戴两层并不能提升多少防护能力,只会增加你的呼吸阻力。

其三:特别要警惕韩版KF94鱼形口罩。因为这些口罩在韩国欧巴经过雕琢的面孔上非常漂亮,被追求时尚的人们热捧。但真正正规按照防护物资进口的KF94口罩,大概只是少数。有很多商家利用「韩版KF94级」时尚口罩的说法忽悠,实际包装上并没有KF94的标准和认证。光有其外形,那防护能力可能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布口罩,还不如医用外科口罩。

至于儿童口罩,请一定认准国标生产标准,别被KN95和N95级的说法给忽悠了。

密闭空间的全方位防护

N95口罩太憋气?

是的,350 Pa的呼吸阻力,比医用防护口罩的50 Pa,高好几倍。吸气和呼吸都需要更大的力气,不适合运动。

所以我为必须在瑜伽馆密闭空间,带领会员运动习练的甜甜,购置了新风口罩。规定她上课时必须佩戴。实际上是从家里出门,到回来为止,全部都需要戴着。到家之后立刻用洗鼻器冲洗鼻腔。

甜甜的口罩与空气消毒机

而且,在我的建议下,馆主配备了空气消毒机,利用紫外线和负离子的功能,循环消杀教室内的空气。如果有前来练习的会员已经中招,但处于潜伏期还没有症状。足够大功率的空气消毒机,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消杀掉无症状期会员呼出的带病毒空气,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染风险了。

这也是她馆里一半教练已经阳了,很多会员此起彼伏出现了症状,而她依然还和我一样在阳群中坚持苟住的措施吧。

供你参考。

小结

这波羊群冲击,苟住不易。

苟住第一波(图自微信群友,看不懂作者的签名字写了啥……侵删)

但,病毒感染这东西,每一次感染都可能增加下一次被一击必杀的可能性。

能防护的,还是要努力防护一下的。

在冲击波最惨烈的那一两周,严密防护,好好苟住。潮退之后,等新疫苗带来更完善的防护能力。

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给身边一众朋友的建议。

祝,健康安好👍🏻

Changelog

  • 2022-12-18 Saturday 开始写此文
  • 2022-12-18 Sunday 20:23:37 草草写就
  • 2022-12-18 Sunday 21:03:44 修订发布

一些冲叔提供的社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