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力》勤拂拭,解决不了扫除问题

为什么会对大扫除感兴趣?

因为空气的流动,灰尘这个不速之客,总会悄悄潜入家中。时间久了,居住环境恶劣,也影响心情。

生活就是这样,永远擦不完的平面,永远扫不完的垃圾,永远……

所以,法师神秀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便是生活中的烦恼,难以避免。唯有勤拂拭,得以让人解脱。

最小扫除

无疑,作者认为扫除是痛苦,对于多数人都是痛苦的,所以需要坚持

挑战扫除,坚持三天。坚持21天的魔力法则。

当然对多数人来说,这样的坚持还是挺难做到的。所以,作者通过这本书,并无法解决人们三分钟热度拖延扫除的问题。

在作者推荐的微型扫除方法中,建议你使用碎片时间,每天在不同的时间点,花上15秒、1分钟、3分钟、7分钟、10分钟、15分钟……其实每天累积起来,耗时还是挺多的。

想法非常美好,勤拂拭,一个你需要养成的习惯。

但其实很多时候的杂乱、难以清理、反复变乱,是因为收纳空间设计的问题,本书并没有涉及。如果你无法解决收纳空间根源问题,你只能徘徊在神秀的境界,重复低效劳动。

收纳的优化,是为了接近六祖惠能所说的顿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当物品在不该出现的地方不出现,才能够不再杂乱,不惹尘埃。

关于扔书

扔书?这是我心中的一大魔劫,也可能是我身边很多朋友会遇到的困扰。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买书,是一大嗜好,增加了自己知性的拥有感,文化资本的财富。书买回来,就感觉自己成了“懂王”。

作者眼中,书不过就是一个素材,所以每个月都会扔书,

只保留放得下的部分。

实际上,如果你真的懂得选购好书的技巧,通过抽样速读的方法大量读书,写书评,你便知道好书和坏书的区别。我就建立了自己的读书评分系统,「建立你的「图书评分系统」 · 万能的冲叔」,将书分为5个等级:

级别 评星 仁冲的评价 阅读建议 豆瓣恰当评分
神作 ⭐⭐⭐⭐⭐ 经典!历史级,影响历史的转折点!作者巅峰状态才写得出,可遇不可求。 品读:须反复读,长期参悟,每读每新。 9.5+
杰作 ⭐⭐⭐⭐ 令人大开眼界,突破某些认知边界!领域知识密度大,或作者花费多年时间写就。大量一手证据,或提供一套领域研究范式。 多次抽样精读 8.5+
可用 ⭐⭐⭐ 类似教科书,如词典一般,无须通读。留着备查即可。 抽样速读:用以致学,抽样有用部分挑读。 7.5+
凑合 ⭐⭐ 简单易读,但可能作者水准不足或不用心灌水,可能有很多错误,却基本没有什么反常识和启发 可看可不看:人生有限,还有成千上万更好的书,正等着你。 6+
垃圾 ☠️ 没什么信息含量,浪费时间!其中还会存在有毒的书,充斥着大量错误观点、猜想、伪证和谣言,典型如阴谋论,应该🈲彻底禁掉! 扔掉!🗑烧掉!🔥不值一看,看了反而被毒化。 有毒

四星以上的书籍,怎么可能扔掉呢?

三星书籍可用,随时可以查阅,就是你长期阅读的重要资料库,随手取用。因为人,总是健忘的。

而那些二星书籍呢?比如这本《扫除力》,写完书评,留下重点,便可以扔掉了。

作者建议,

扔掉现在“降低你水平的东西”

🤔扔掉这本书,或许是我对作者的一种尊敬?

剔除糟粕

有一些另类的扫除方式,只是基于日本文化习俗传承的仪式,其实没什么意义。比如,作者推崇的「撒盐」大法,如果你傻乎乎地去遵照执行的话,就掉入了日本文化习俗的坑了。

作者说,日本人认为盐可以去除灾难、清除不净的东西。所以在参加完葬礼回家时,会在进家门前用盐清洁。或者日本相扑,也会有在台上撒盐的场景。

作者通过清扫之后的撒盐仪式,获取了非比寻常的清爽感,能够横扫所有的负能量。为了解决沿海地区盐潮湿黏腻的问题,他会把盐炒5分钟,炒干之后还能吸潮哦~随后撒向地面……

🎉恭喜你,领取到「把盐打扫干净」的任务!增加运动,有助消化。

其他诸如推荐江本胜大忽悠的伪科学之作──《水知道答案》,这些就不做更深度吐槽了。

小结

真正的扫除是怎么样的?作者这个勤奋的扫除者,并没有理解到深层。

  • 搞定收纳,让80%的空间整洁,提供视觉和心理上的舒适;
  • 随手取用,让高频使用的物件,摆放在你期望行为发生的情境

扫除的深水区,在你所居住工作环境的收纳空间,也在你的行为动线设计



一些冲叔提供的社群服务:

Changlog:

  • 2022-10-09 Sunday 07:52:19 初稿
  • 2022-10-09 Sunday 08:10:00 检修定稿